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心居:3場飯局吃出了階層差距 階層不同能靠精明硬融嗎? 最近,海清和童瑤主演的新劇《心居》,討論度頗高。 熬夜追完前6集,好看,但也細思極恐。 3場飯局已經交代清楚了人物關系,和暗潮洶涌的家庭矛盾。 顧家是上海本地人,家里的房子是20多年前,上海的第
顧家是上海本地人,家里的房子是20多年前,上海的第一批商品房。
隨著這些年上海飛速發展,房價飆升“天價房”,祖孫4世同堂只能住在老房子里。
這就苦了夾在老少中間的兒媳婦馮曉琴(海清飾演)。
馮曉琴是在安徽農村長大,手腳勤快但心氣高,嫁到顧家辛勤伺候四代老小8年,終于拿到上海戶口。
為了把安徽老家親人接過來,過渡成“上海人”從此扎根,馮曉琴絞盡腦汁借錢買房。
于是她便把心思一次次地放在全家混得最好的“大姑姐”顧清俞(童瑤飾演)身上。
每周六,是顧家“家族聚餐”的日子,姑姑伯母、大哥嫂子,全家都會到齊。
于是在這飯桌上,不同階層打交道,各有各的“算盤”。
01 第一場生日宴
顧家第一次小聚,是顧清俞生日。
馮曉琴送她一條LV的圍巾,假的。是她自己織的,買了個 布貼縫上去的。
巧的是,顧清俞剛好買了條真LV的圍巾送給弟弟顧磊當禮物。
這一真一假,很是諷刺。
顧清俞看不上這條假圍巾,就如同她一直看不上馮曉琴一樣。
她事業成功,心思縝密,有錢有貌,偏偏異卵同胞的弟弟顧磊和這些半點不沾。
弟弟資質平庸,還不求上進,連工作都是托顧清俞的人脈關系找到的。
媽媽早早離世,顧清俞在病床前跟媽媽保證,自己會照顧好弟弟。
到了適婚的年紀,顧清俞也替弟弟物色過不少女孩子,但不知為何顧磊偏偏對土里土氣的馮曉琴迷了心竅。
馮曉琴手腳勤快,又會說話,個性也風風火火,八面玲瓏,和顧磊很是互補。
但顧清俞卻對這個弟媳很有意見。
她比弟弟大兩歲還是外鄉人,精明的算計寫在臉上,她那么拼命倒追弟弟未婚先孕嫁給他,就是為了一個上海戶口。
10個顧磊都斗不過一個馮曉琴。
本質上來說,馮曉琴就是個低級撈女。
所以她打心眼里是不待見這個弟媳的。
而馮曉琴對大姑姐顧清俞,也有一肚子牢騷。
作為顧家女兒,每次回來聚餐吃飯,都高高在上,像個客人一樣坐著沙發等著吃。
自己里外操持了8年,顧家人卻始終拿自己當外人防著,就因為顧清俞總是在家人耳邊吹風。
即便如此,她還要做一桌菜假意逢迎,因為她要讓丈夫顧磊張口向姐姐借錢買房。
弟弟一張嘴,顧清俞就聽出是馮曉琴的意思。
姑嫂斗法,兩人加起來有800個心眼。
顧清俞想讓弟媳在家“當保姆”伺候老小,馮曉琴想借大姑姐當跳板在上海買房安身立命,向本地戶階層硬融。
實則都是“精致利己”。
02 第二場訂親宴
第二場飯局,是顧家侄子顧昕的定親宴。
他和女朋友葛玥緣分來得快,婚事訂得也快。
原本顧家大伯母蘇望娣,也就是顧昕的媽媽,是看不上這個女孩的。
個子不高,長相普通,哪能配得上自己公務員“鐵飯碗”的兒子?
兒子上個女朋友可是和畫報上的模特一樣,有個頭有模樣。
直到她聽兒子說,葛玥的父親是土地規劃局的局長,副廳級干部。
結婚之前,兩家父母見面,定了個飯店。
這一桌飯,吃得顧昕是心慌慌。
雖然自己一家是上海土著,但爸媽充分暴露了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媽媽穿著大衣熱到出汗也不肯脫,只因大衣上有個真毛領子。
熱出汗拿紙巾擦擦唄,人家竟然低頭拿起餐巾擦汗。
上菜上了份鴨掌,刀叉也沒用,直接就上手抱著啃。
啃完還要砸吧幾下手指。
看得坐在對面的親家母一臉鄙夷。
而爸爸也是,大概自己和局長一起說話本就緊張。
聊到孩子的婚禮布置,作為男方一家之主一點意見都沒有,全跟著女方的安排走。
后面喝起酒,女方爸爸抿一口,他卻端起來一飲而盡。
一頓飯,吃出了平民百姓和達官顯貴之間“門不當戶不對”的尷尬。
說白了就是本地戶之間的倆階層。
葛玥不僅是“官二代”也是“富二代”,價值千萬的婚房,去售樓處看一眼就定下了,大氣都沒喘一下。
而她的局長爸爸聊起小兩口的婚房時,稱自己和開發商老總吃過飯,房子蠻正氣。
1400萬首付兩家各付一半,700萬說得就像700塊錢一樣輕松。
葛家有權有勢,顧家這種土著,在他們眼中就是小門小戶。
女兒喜歡顧昕,那就拿下,日后這女婿也好拿捏。
而顧昕則認為娶了葛玥,房貸由她娘家還,自己工作晉升也有岳父指點,穩賺不賠。
兩家人也各懷心思,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考慮。
03 第三場顧家家宴
第三場飯局,是顧家的家宴。
顧家是傳統家庭,每周六都要聚齊聚餐。
家族有大事,10幾口親戚也一起出動。
馮曉琴帶著全家老小參觀她看中的二手房,愛顯擺的大伯母故意提議,一路去看顧昕價值千萬的新房。
看完房顧家便張羅著聚一聚,廚房里還是馮曉琴忙里忙外,顧家人全在客廳閑坐等飯。
只有親妹妹馮茜茜心疼她,在廚房當幫手。
馮茜茜,是大專畢業后被姐姐接到上海的。
大城市機會多,但她沒有高學歷,只能在超市打打零工。
馮茜茜過來之后,一直住在顧家的老房子里,和姐姐的公婆一起住。
顧家親戚給馮曉琴的定位是“保姆”,時間久了,使喚起馮茜茜也變得得心應手。
喜歡出風頭的大伯母,也就盯上了馮茜茜。
她想要馮茜茜去兒子新房當保姆,“茜茜幫忙打理昕昕的房子,肯定比她打零工的工資多。”
在有天然優越感的顧家人眼里,馮茜茜就是鄉下來的丫頭,給點好處就是甜頭,完全沒把她當親戚、當客人看。
大伯母覺得讓茜茜給兒子當保姆,知根知底她好放心。
更何況她親姐還在顧家被拿捏,她也不敢作妖,給她份工作就是恩賜。
被羞辱的馮茜茜,氣得連飯都沒吃,奪門而出。
姐姐馮曉琴也生氣,愈發想要買房在上海扎根,讓全家人抬起頭做人。
馮茜茜也在后來數次挫敗中,答應去顧昕家做了保姆。
但她盯上的卻是顧昕的上海戶口,照著姐姐有樣學樣,外地人往上海本地戶階層融。
所以知三當三,做起顧昕的情婦。
兩家人的精明盤算,誤了兩個孩子終身。
顧磊意外離世后,顧家老爸曾說:
咱們是居家過日子,不能算得那么清楚。不停地逼別人,反過來也是逼你自己。
人向上走,這是好事,但要有底線。
3場飯局斗法,除了演出靠著“精明”走捷徑跨階層,還傳達了另一個重要信號。
顧家人就像如今社會的小型縮影,越來越多的“精致利己”者,在高素質、高社會地位的包裝下涌現。
他們虛偽,把表面做得合情合理,無法挑剔,卻在最大限度地為自己謀取潛在的利益,盤算著分到更大的蛋糕。
在利己的過程中,追求一個好名聲。
但社會進步不是為了分蛋糕,而是為了把蛋糕做大。
如果“人皆為己”,早晚都是輸家。
大城市機會多,但她沒有高學歷,只能在超市打打零工。
馮茜茜過來之后,一直住在顧家的老房子里,和姐姐的公婆一起住。
顧家親戚給馮曉琴的定位是“保姆”,時間久了,使喚起馮茜茜也變得得心應手。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wmrenh.com/